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宫颈癌发病年龄30岁以后有上升趋势,45-49岁是高峰年龄段,第二高峰在55-60岁,65岁以后发病率下降。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30岁以前患宫颈癌并不罕见。2012年美国发表了延长筛查时隔和推迟开始筛查的年龄的指南,对于30-64岁妇女建议最好或可选择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5年一次筛查策略。不推荐30岁以下妇女单用HPV检测或联合细胞学检查。也不推荐65岁以上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

感染HPV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吗?

现在有很多病人说我查出乳头的病毒阳性,是不是一定得宫颈癌,甚至变成焦虑症、忧虑症,一定把子宫卵巢都切了。其实,HPV感染很多是一过性,通过自身免疫可以消灭,只有高危的长期持续感染,将来才有可能发生宫颈癌。从感染到癌前病变大概八到十年,从癌前病变再到癌也可能八到十年。从开始感染到最后得宫颈癌的人可能不到0.5%。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害怕,说感染就一定是宫颈癌,这不能划等号... [详细]

专家释疑:HPV感染并不等于宫颈癌!

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无需惊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姚书忠教授表示,“很多患者发现HPV感染之后就非常紧张,其实如果宫颈细胞学检查没有问题,是完全没有必要惊慌的”,若是高危型HPV感染则需要严密筛查,即HPV检测为阳性,宫颈细胞学检查呈阴性,那么最好每年查一次。如果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都是阴性,那么可以2-3年查一次... [详细]

专家介绍:姚书忠,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95年获博士学位。熟练掌握妇科各常见、多发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多种妇科肿瘤的腹腔镜徵创手术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字... [详细]

宫颈癌防治常见误区须知

在女性所特有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是唯一一个已经明确病因,并能经过体检、很容易检查出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肿瘤,而且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但是,很多宫颈癌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机会。关于宫颈癌防治的一些问题你需要了解。

专家答疑解惑
  • 问:宫颈炎会不会转为宫颈癌?

    答:宫颈炎与宫颈癌是两种疾病,只是有些宫颈糜烂不是由炎症引起的,而是宫颈癌前病变。这就需要做细胞学和HPV检测,确诊是否真的是宫颈癌前病变而对于轻中度的宫颈糜烂,由于身体有自愈功能,只要门诊观察就好... [详细]

  • 问:宫颈糜烂会导致宫颈癌吗?

    答:宫颈糜烂和宫颈癌不是绝对的关系,有宫颈糜烂不一定将来就会发生宫颈癌。很多的宫颈癌早期或者癌前病变确实表现为宫颈糜烂,这个要从两方面说,既不能认为糜烂就是癌前病变,又不能认为有了糜烂可以不查,不管它... [详细]

  • 问:多次人流会不会导致宫颈癌?

    答:多次人流本身就会对宫颈造成损伤,其实不仅仅是宫颈癌的问题,特别对从来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来说,人流会损伤宫颈、内膜,因为要把它吸干净。另外,宫颈长期造成损伤更易被感染,包括病毒的感染,建议大家注意避孕... [详细]

宫颈癌防治“三级阶梯”可确诊

宫颈癌防治
宫颈涂片异常不一定是癌症
宫颈癌防治重在三级预防
多大年纪可开始做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没必要太勤做
性生活史超3年需查宫颈癌

何为“三级阶梯”姚书忠解释,常规的早期筛查就是做宫颈细胞涂片检查(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筛查宫颈癌的方法,几乎可以发现95%以上的细胞异常)。如果发现细胞异常,进而再做阴道镜检查,如若还有异常,那么就需要做宫颈活检... [详细]

哪些高危人群需要重点筛查

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18-28岁为感染的高峰年龄,终身累积概率可高达40%,10%-15%的35岁以上的妇女有持续感染的情况,有患宫颈癌更高的风险。国外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5-35岁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率在20世纪50年代为9%,20世纪80年代已上升到24%,提示宫颈癌发病年轻化。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宫颈癌发病年龄30岁以后有上升趋势,45-49岁是高峰年龄段,第二高峰在55-60岁,65岁以后发病率下降。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30岁以前患宫颈癌并不罕见。

宫颈癌预防话你知!

5, 1, 20 已有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出品:39妇科频道 鸣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通讯员:李绍斌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