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来月经的第二天经量就很少,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导致,如卵巢功能下降、无排卵性出血等。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比如黄体萎缩不全、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等。
一、生理性因素
1.卵巢功能下降:部分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明显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可出现月经量逐渐减少的情况。如果没有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
2.无排卵性出血:如果女性有自然闭经的趋势,在两次规律的月经周期中间会有概率性的排卵,此时同房又没有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则可能出现第二次阴道流血被误以为是来月经的表现。但其实这次排卵性的出血并不是真正的月经来临,而是属于未受精卵着床而引起的少量出血表现。针对类似情况建议做内分泌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进行补充性治疗。
二、病理性因素
1.黄体功能不足:部分女性因为精神压力大或过度劳累等因素影响,会导致自身的内分泌水平紊乱,从而造成月经期间黄体功能不足,就会引起月经量变少的症状。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服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药物调理改善。
2.盆腔炎:若女性患有盆腔炎性疾病,也可因炎症刺激而导致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减少。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3.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与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当女性来月经时,可能会导致局部发生缺血、坏死,进而出现月经量过少的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地诺孕素片治疗。
4.宫腔粘连:若既往有过多次人工流产手术史或者清宫操作史,可能会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完全粘连或者部分粘连,都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月经量,甚至还会伴随痛经等症状。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宫腔镜下分离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上述常见情况外,妇科肿瘤也可能导致该现象,如宫颈癌,随病变发展会破坏正常子宫内膜,可能导致经量减少,还可伴有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等表现。可通过TCT和HPV联合筛查,必要时需行诊断性刮宫确诊。根据临床分期遵医嘱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处理方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妇科内分泌失调疾病,复发性流产,妇科炎性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疑难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疾病。并擅长冬令进补膏方调补,孕前调理。
擅长领域:妇科肿瘤、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生殖道畸形的微创手术治疗。
擅长领域:广州妇科医院:1、输卵管不通的导丝介入再通治疗、输卵管积水介入栓塞及输卵管性不孕的影像诊断; 2、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等妇科良性疾病和妇产科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3、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4、妇产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