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治疗

2011-06-29 04:21:00中华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外阴白色病变,亦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以外阴干痒,出现白色斑片并逐渐表面角化、粗糙变硬乃至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分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三型。以30岁以上妇女多见。本病病因不明,晚期少数可发生癌变。现代西医学以往主张手术,但复发率甚高。目前多采取局部用药治疗,有一定效果。

  【概述】

  外阴白色病变,亦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以外阴干痒,出现白色斑并逐渐表面角化、粗糙变硬乃至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分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三型。以30岁以上妇女多见。本病病因不明,晚期少数可发生癌变。现代西医学以往主张手术,但复发率甚高。目前多采取局部用药治疗,有一定效果。

  针灸治疗本病,在古文献中尚未查阅到有关记载。现代较早的报道,见于70年代末[1]。从80年代开始,不少单位开展对本病的治疗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针灸之法上,除了采用主的毫针刺艾灸针、穴位注射、穴位激光照射等外,还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如挖掘民间传统的麻线灸法,配合中草药外用,效果较好[2];又如将近年新研制的电热针方法,通过针刺局部热辐射扩,可使白斑面积缩小,颜色改变。另外,发现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在改善全身症状上较之普通针法疗效更好[3]。根据近年来报道的700余例统计,有效率在90%以上。

  针灸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理,近年来也作了一些工作。实验研究中观察到,针灸治疗可使E-玫瑰形成及免疫球蛋白原偏低的均值提高,表明是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的。

  【治疗】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横骨、会阴。

  配穴:血海、神门。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取2~3穴(均双侧)。用激光针灸治疗仪,波长6328埃,功率3~5毫瓦,光斑直径2毫米左右,照射距离为2~5厘米,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5例,痊愈10例(28.6%),显效为13例(37.1%),有效8例(22.9%),效4例(11.4%),总有效率为88.6%。

  电热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会阴、曲骨;2、阿是穴。

  配穴:中极。

  阿是穴位置:病损区(下同)。

  (二)治法

  每次仅用1组主穴,如疗效不显再加中极,或两组主穴同时应用。进针时,均采取平刺或斜刺法,针体与皮肤呈15~45度。进针方向,腧穴均朝病变部位,阿是穴不论。进针深度为1.5~2.0厘米。其中萎缩型者表皮菲薄,皮下血管少,宜深刺其病变处;而增生型皮肤增厚或水肿,皮下血管较前者丰富,可浅刺。体穴每穴进1针,阿是穴进针根数据病损面积大小而定。针毕后开动电热针机,电流强度为50~70毫安。进针后5~10分钟,测皮肤温度,控制在37℃~42℃。留针30~40分钟。治疗初期宜每日1次,7~10日后改为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阴痒、阴痛等自觉症状消失,女阴粘膜色泽、弹性恢复正常;显效:自觉症状消失,白色病变区的色泽转成粉红色或淡黄、淡褐色,弹性基本恢复;有效:阴痒、阴痛等症状减轻,色泽变化不明显;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变。

  共治430例,按上述标准,治愈率为66.0~88.0%,有效率为95.0~100%。曾对停针半年以上的62例病人进随访,有随访结果的58例,其中疗效巩固在出院水平者52例(89.7%),退步者6例(10.3%),说明有一定远期疗效。

  艾灸加耳针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

  配穴:神门、外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均为耳穴)。

  (二)治法

  主穴用艾灸,配穴用耳针。先针1侧耳穴,以5分毫针选择压痛明显处刺入,得气后留针30分钟。另一侧耳穴,可贴敷磁珠(380高斯)。在针耳针时,可艾条灸主穴,阿是穴用回旋灸,余穴用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以上方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20例,结果治愈9例(45.0%),显效8例(40.0%),有效3例(15.0%),总有效率为100%。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曲骨、横骨、肾俞、阴阜穴、三阴交。

  配穴:外生殖区、皮质下、神门(均为耳穴)。萎缩加俞、血海、坐骨点;瘙痒加阴廉、太冲。

  阴阜穴位置:阴蒂上方旁开1横指处。

  坐骨点位置:坐骨棘处。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4~5穴,要用毫针刺法。曲骨、横骨,直刺2~2.5寸深,使针感放射至会阴部。可在针柄上加1寸长之艾段施温针。肾俞,斜刺向脊柱,成75度角,局部得气后,施捻转补法。阴阜穴,沿皮顺大阴唇向下刺,达阴道口水平,以两侧大阴唇有膨胀感为度。三阴交,针尖略向上进针,用提插探寻法,使针感上传,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20~30分钟。

  配穴据症选用。耳穴,用毫针刺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至1小时,亦可用埋针法,每周换2次。前者双侧同用,后者只用1侧,左右交替。脾俞、血海、坐骨点,采用穴位注射法,药液为维生素B12(含量100微克/毫升)或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1~2毫升,每次选1~2对穴。其中坐骨点宜选用长针头,针向阴道口方向呈45度角刺入,刺入1.5~2寸,针感向阴道口上下放射,缓缓推入药液。其他配穴,用针刺法,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上述方法均为隔日1次(耳穴埋针除外),10次为一疗程。停针5~7日后,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23例,以上述标准评判,痊愈23例(18.7%),显效49例(39.8%),有效46例(37.4%),效5例(4.1%),总有效率为95.9%。其中,以瘙痒、疼痛及外阴色素减退或恢复正常,效果较好,在898.~97.6%之间,而萎缩恢复略差,为63.90%。

  麻线灸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药麻线制备:将元麻(黄麻)搓成棉线粗细一条,放在20%雄黄酒中浸8~10天,取出阴干,放入瓶内,再加少许麝香、雄黄、艾绒,密闭瓶口备用。

  操作法:先以消斑洗剂薰洗外阴部,然后将点燃之药麻线快速点状触灼阿是穴。灸毕以香油调搽剂敷患处;如为干痒明显者,可用软膏涂敷。麻线灸每日2~3次。配内服药,每日1剂。30日为一疗程。

  消斑洗剂:苦参、蛇床子各15克,黄柏、荆芥各9克,蜂房、花粉各6克,白藓皮30克,水煎成3000毫升。

  搽剂制备:硫黄青黛各15克,黄柏粉3.5克,冰片0.6克,研极细面。用时以香油调敷。

  软膏制备:生石灰9.5克,硫黄7.5克,雄黄、麝香各0.5克,巴地草灰0.2克,苦麻菜根粉0.4克,共研细末,用生猪板油70克调成软膏。

  内服药:当归、苍术、白术各9克,薏苡、泽泻、白藓皮各12克,茯苓、黄柏、丹皮、蒲公英各15克,蜂房、生甘草各6克。水煎:日服2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50例,结果痊愈26例(52.0%),有效24例(48.0%),总有效率为100%。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横骨、曲骨、血海。

  配穴:阿是1、阿是2。

  阿是1位置:大阴唇上端。

  阿是2位置:坐骨结节内上1寸。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选1穴。将消毒过的3厘米长的3号肠线插入腰穿针内,对准穴位,快速剌入皮下,再慢慢送至适当深度,避开血管,待病人有酸、胀、麻的感觉时,将肠线轻轻推出,出针时用无菌纱布轻压针孔。其中,横骨透曲骨,横剌;阿是1从大阴唇两侧的上端,直剌到下端;血海穴 要顺经斜剌,深0.5寸,此穴一般线长只须1厘米。20天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50例,治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98%。

  

  

(责任编辑:文慧 实习编辑:丁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