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室夜谈会:延长哺乳期,可以降低妊娠糖尿病转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
2020-03-17

  千防万防,躲过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暂时解决了产检问题,小伊的表姐又出现新状况:高血糖。

  小伊的表姐在小伊的“监督”下,怀孕以来一直方方面面特别注意,然而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她被“困”在家里,生活方式变成了吃吃坐坐睡睡,一个不小心,血糖值就升高了。

  怀孕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生理状态,加上怀孕期间的滋补和休养,不少女性会出现妊娠糖尿病的情况。据统计,亚洲女性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比例高达16-17%。

  小伊又担心又庆幸:“好在我表姐有定期检测血糖的习惯,发现得不算晚,好好控制应该问题不大。”

  虽然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分娩之后逐渐恢复为正常血糖水平,但仍有较高的2型糖尿病风险。而医学界也为了众多妈妈们操碎了心,给出了各种降低妊娠糖尿病危害和后续风险的方法。


  新成果:延长哺乳时间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近期,糖尿病领域权威期刊Diabetes Care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表示妊娠糖尿病女性延长哺乳时间,或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小伊有点疑惑:“听说过怀孕哺乳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但哺乳期跟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整了种族,年龄,糖尿病史,胎龄,初产年龄等等影响因素之后,发现妊娠糖尿病女性的泌乳时间越长,后续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对就越低。”小饼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大致转述了一下,研究人员对4372名女性进行长达25年的随访调查,发现哺乳时间比较长的女性,HbA1c水平较低,葡萄糖代谢状态较好,因此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更低。

  小饼补充道:“虽然目前它的影响机制还不明确,不过,母乳喂养好处多多,建议小伊表姐也试一试母乳喂养。”


  孕期确诊妊娠糖尿病,该怎么办?

  有超一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所带来的风险远不止如此。这一发生在怀孕期间的代谢异常状况,显然会对我们肚子里的胎儿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妈妈血糖过高时,胎儿可能会吸收过多的营养,导致巨大胎。而还有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因为母亲血糖水平过高,影响了胎盘的正常功能,或者过于严格控制饮食,会导致胎儿的生长受限。此外,妊娠糖尿病还会增加早产、流产或者胎儿畸形的风险。即使宝宝顺利生下来,他们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的概率也更高。

  对于怀孕生子充满好奇的小町又有问题请教:“我知道怀孕期间容易加重高血糖,那该怎么控制血糖比较好呢?”

  “具体怎么控制血糖,当然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来确定。”小饼表示作为一个普通的医学生,我只能给出一些小建议,“不过,自己至少不要陷入一些误区。”

  小町迅速接话:“这题我会!比如很多人以为血糖高是甜食引起的,只要不是甜的东西就没事?”

  这是大多数高血糖人群的共同误区,其实不止是甜食里面含有“糖”,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大多数食物,它们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不过,并不建议血糖高的准妈妈自主限制饮食降糖,因为这容易出现营养供应不足的问题。

  小伊接着抢答:“还有一个问题,大多数人会在出现不舒服的时候才选择上医院,这在孕期危害就更大了。妊娠糖尿病往往是没有症状表现的,只能通过血糖筛查来确诊,所以,定期的检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表姐也是通过血糖监测才发现的问题。”

  然而,想小伊表姐这样谨慎的人并不多,对于一部分健康意识匮乏的人来说,她们甚至并不知道“妊娠糖尿病”这个疾病。即使偶然发现了血糖升高,也常常因为害怕药物对于胎儿产生影响,而拒绝治疗。

  “那么孕期用药到底好不好影响胎儿呢?”心系表姐和宝宝的小伊同样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小饼解释:“一般优先通过饮食调节,当饮食控制无法稳住血糖时,可以选择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所以放心吧。”

  一旦确诊了妊娠糖尿病,就必须进行持续性的血糖监测,因为随着孕周增加,血糖会出现波动,即使在某段时间内血糖趋于平稳,也不代表妊娠糖尿病已经痊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