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节 乳漏 诊断治疗 2007-9-13中医

    [诊断](#画中画广告#) 一、乳房部漏管发病前有乳痈、乳发、乳痨病史,疮口经久不愈,常流出乳汁或脓血,疮面肉芽不鲜,周围皮肤潮湿浸淫。乳痨溃破成瘘者,疮口多凹陷,周围皮肤紫暗,脓水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二、乳晕部漏管多发于非哺乳期的20—40岁的妇女,亦可偶见于男子,常伴有乳头内缩,并在乳头旁(乳晕部)有黄豆大小结块,质软不坚,不痛不痒,不易发现。发作时结块增大,疼痛,色红,约7—10天成脓,夹...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
  • 第七节 乳漏 2007-9-13中医

    乳漏是以疮口脓水淋漓,久不收口而成管道为主要表现的乳房部的漏管。《外科真诠》云:“乳漏乳房烂孔,时流清水,久而不愈,甚则乳汁从乳流出。”本病是乳房感染性疾病的后遗症。常发生于乳房和乳晕两个部位,以前者多见,预后较好;后者常见于未婚妇女,病程较长。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瘘管和窦道。(#画中画广告#) [病因病机]由于乳痈、乳发失治,脓出不畅;或切开不当,损伤乳络,乳汁从疮口溢出,以致长期流脓、溢乳;或因乳...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
  • 第二节 乳发 诊断治疗 2007-9-13中医

    [诊断](#画中画广告#) 多发于哺乳期妇女。发病迅速,病程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初起:乳房部皮肤掀红漫肿,疼痛剧烈,毛孔深陷,肿势迅即扩大,患侧腋窝淋巴结肿痛。伴有形寒壮热,骨节酸楚,不思饮食,大便干结等全身症状。成脓:2—3日后患处皮肤湿烂,继而发黑溃腐,或中软不溃,疼痛更剧,伴壮热口渴,便秘。溃后:一般治疗适当,身热渐退,腐肉渐脱,肿痛消退,新肉生长,约月余可愈。若湿热毒邪传囊,乳络损伤,则转为...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
  • 第二节 乳发 2007-9-13中医

    乳发是以乳房红肿痛热,溃后大片皮肉腐烂坏死,甚至热毒内攻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外科启玄·乳痈》云:“乳肿最大者名曰乳发。”《医宗金鉴》云:“此证发于乳房,锨赤肿痛,其势更大如痈,皮肉尽腐,由胃腑湿火凝结而成。”好发于哺乳期妇女。相当于西医的乳房蜂窝组织炎和乳房坏死性蜂窝组织炎。(#画中画广告#) [病因病机]产后劳伤精血,百脉空虚,腠理不固,湿热火毒之邪乘虚外侵乳房皮肉;或情志内...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
  • 第二章 乳房疾病 2007-9-13中医

    乳房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女患者占绝大多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画中画广告#)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于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理湿法 2007-9-5中医

    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外科疾病中由湿邪而致者,多夹热,其次夹风、夹寒。因此,理湿法很少单独使用,多结合清热、祛风、散寒等法,以达到治疗目的。(#画中画广告#) 方剂举例清热利湿方,如二妙丸、萆藓渗湿汤、五神汤、龙胆泻肝汤等;祛风除湿方,如稀莶丸。常用药物燥湿药,如苍术、厚朴、半夏、陈皮等;淡渗利湿药,如萆藓、滑石、苡仁、茯苓、车前草等;祛风湿药,如白鲜皮、地肤子、稀莶草、威灵仙等...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从肝论治荨麻疹 2007-8-19皮肤病

    荨麻疹,从肝论治,亦取得一定疗效。(#画中画广告#)(1)肝气郁结型:反复发疹,常在精神抑郁,性躁激怒,或劳倦后,风团搔痒更甚,并有气闷叹息,胁肋疼痛,或气撑攻逆,舌苔薄,脉弦。治以疏肝理气,药用:柴胡、赤芍、枳壳、香附、川芎、生甘草、菊花、薄荷等。(2)肝郁化热型:风团瘙痒,色红,头昏目赤,胁痛呕苦,舌边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药用:龙胆草、黑山桅、淡子芩、生地黄、柴胡、菊花、白蒺藜、金...

    查看全文>> 标签:荨麻疹的治疗治疗皮肤病荨麻疹皮肤科皮肤病治疗治疗用药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