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神疲乏力
相关标签:活性植物抗癌药
  • 癌症 血虚 2007-9-5中医

    1.主要脉症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不荣,舌质淡,苔白,脉弱。(#画中画广告#)2.证候特征本证表现为一系列血虚失养、脏腑机能减退的症状。其与气虚的主要区别在于,本证面色不华、唇甲不荣等营血亏虚的表现突出,且常有失血过多的原因存在。

    查看全文>> 标签:癌症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癌症中医
  • 痿病 脾胃亏虚 2007-9-5中医

    症状:肢体痿软无力日重,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浮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弱。(#画中画广告#)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山药、扁豆、莲子肉甘温健脾益气;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陈皮、砂仁和胃醒脾。若肥人多痰,可用六君子汤补脾化痰。中气不足,可用补中益气汤。心悸气短者,加黄芪、当归益气生血。如肌肉麻木不仁,苔白腻者,加橘络、白芥子化痰通络;...

    查看全文>> 标签:痿病经络肢体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头痛 气血虚证 2007-9-5中医

    症 状:头痛而晕,遇劳加重,面色少华,心悸不宁,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画中画广告#)治法:气血双补。方药:八珍汤。方中以四君健脾补中而益气,又以四物补肾而养血。当加菊花、蔓荆子入肝经,清头明目以治标,标本俱治,可提高疗效。

    查看全文>> 标签:经络肢体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头痛头痛中医症状诊断
  • 积聚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2007-9-4中医

    1.辨积与聚积与聚虽合称为一个病证,但两者是有明显区较别的。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聚证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相对地治疗亦较易。至于古代文献以积为脏病,聚为腑病,则不可拘泥,实际上不少积证的积块就发生在胃、肠。(#画中画广告#)2.辨部位积块的部位不同,标志着所病的脏腑不同,临床症...

    查看全文>> 标签:积聚气血津液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虚劳 肾气虚 2007-9-4中医

    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画中画广告#)治 法:益气补肾。方药:大补元煎。本方具有益气补肾、生精养血的功效。方中以人参、山药、炙甘草益气固肾,杜仲、山茱萸温补肾气,熟地、枸杞子、当归补养精血。神疲乏力甚者,加黄芪益气。尿频较甚及小便失禁者,如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补肾固摄。脾失健运而兼见大便溏薄者,去熟地、当归,加肉豆蔻、补骨脂温补固涩。在气、血、阴、阳的...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虚劳教材中医
  • 内伤发热 现代研究 2007-9-4中医

    ·  甘温除热法的临床研究(#画中画广告#)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统计了近30年各级中医杂志报道的162例用甘温除热法获效的发热病例,其中男78例,女84例,从年龄甲病程、发热程度及症状等方面分析发现,用甘温除热法获效的患者以50岁以下者居多,约占87%,其中尤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及20-《0岁的中青年为多,50岁以上的中老年病人较少,仅占10%左右。其中的151例有明确的体温记载,...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书籍教材中医
  • 血证 紫斑 气不摄血 2007-9-4中医

    症状: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画中画广告#)治法:补气摄血。方药:归脾汤。本方为益气养血、补气摄血的常用方,可酌情选加仙鹤草、棕榈炭、地榆、蒲黄、茜草根、紫草等,以增强止血及化斑消瘀的作用。若兼肾气不足而见腰膝酸软者,可加山茱萸、菟丝子、续断补益肾气。上述各种证候的紫斑,兼有齿衄且较甚者,可合用漱口药:生石膏30g,黄柏15g,五倍...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血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血证 吐血 气虚血溢 2007-9-4中医

    症状: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画中画广告#)治法:健脾养心,益气摄血。,方药:归脾汤。可酌加仙鹤草、白及、乌贼骨、炮姜炭等以温经固涩止血。若 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肤冷、畏寒、便溏者,治宜温经摄血,可改用柏叶汤。方中以侧柏叶凉血止血,艾叶、炮姜炭温经止血,童便化瘀止血,共奏温经止血之效。上述三种证候的吐血,若出血过多,导致气随血脱,表现...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血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血证 鼻衄 气血亏虚 2007-9-4中医

    症状: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画中画广告#)治法:补气摄血。方药:归脾汤。本方由四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加味而成。方中以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当归、黄芪益气生血;酸枣仁、远志、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定志;木香理气醒脾,使之补而不滞。全方具有补养气血、健脾养心及益气摄血的作用。可加仙鹤草、阿胶、茜草等加强其止血.作用。对以上各种证候的鼻衄,除...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血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气血津液病证 病机述要 2007-9-4中医

    1.气虚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年老体弱及疲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的推动、固摄、温煦、卫外等作用,而表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顿,自汗,易于感冒等症。(#画中画广告#)2.气郁由情志内伤所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而表现精神抑郁、胸胁胀满疼痛等症,继则常引起血郁、火郁、痰郁和病及脾胃等。3.气滞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